(1)綁扎鋼筋網。按施工大樣圖要求的橫豎距離,焊接或綁扎安裝用的鋼筋骨架。方法是按找規矩的線,在垂直與水平范固內根據立面要求畫出豎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飾面板分塊尺寸。并核對一下柱或培預留的洞、槽的位置。別鑿出墻面或柱面結構施工時預埋鋼筋或貼模筋,使其外露于墻、柱面,連接綁扎8mm的豎向鋼筋(豎向鋼筋的間距,如設計無規定,可按飾面板寬度距離設置),隨后綁扎橫向鋼筋,其間距最好要比飾面板豎向尺寸低2~3cm。
(2)預排。一般先按圖挑出種、規格、顧色一致的材料,按設計尺寸,在地上進行試拼、校正尺寸及四角套方,使其合乎要求。在陽角處相鄰兩塊板應磨邊卡角(見圖6-1)。
為了使大理石在安裝時能上下左右顏色花紋一致,紋理通順,接縫嚴密吻合,因此安裝前必須按大樣圖預拼排號。預拼好的大理石應編號,編號一般由下向上編排,排好后分類豎向堆好備用,對于有暗痕裂縫等缺陷以及經修補過的大理石,應用在陰角或靠近地面不顯眼部位。
(3)鉆孔。剔鑿及固定不銹鋼絲,按排號順序將石板面鉆孔
(4)安裝。查鋼筋骨架,若無松動現象,在基體上刷一遍水泥漿,接著按編號將大理石板擦凈并理直銅絲或不銹鋼絲,手提石板按基體上的彈線就位,板材上口外仰,把下口銅絲或不銹鋼絲扎在橫筋上,再綁扎板材上口銅絲或不銹鋼絲,用木模整穩,并用幕尺板檢查調整后,再系緊銅絲或不銹鋼絲。如此順序進行。柱面可順時針安裝,一般先從正面開始。第一層安裝完畢,要用靠尺板找垂直,用水平尺找平整,用方尺找好陰陽角。如發現板材間隙不勻或板材規格不準確,應用鉛皮加墊,使板材間縫歐均勻一致以保持每一層板材上口平直,為上一層板材安裝打下基礎(見圖62)
(5)臨時固定。板材安裝以后,用紙或熟石膏(調制石膏時,可摻加20%水泥,以增加強度,防止石膏裂縫。但白色大理石容易污染,不要水泥)將兩側縫隙堵嚴,上、下口臨時固定,門窗確飾面板以及較大的塊材應另加支撐。為了矯正視覺誤差,安裝門窗砬臉時應按1%起拱。然后,及時用靠尺板、水平尺檢查板面是否平直,以確保板與板的交接處四角平直,發現間題,立即矯正,待石膏硬固后即可進行灌漿
(6)灌漿。用1:2.5~3水泥砂漿(稠度8~12cm)分層灌入石板內側,注意液注時不要碰動板材,也不要只從一處灌注,并要檢查板材是否因灌漿而外移。第一層澆灌高度為15cm,即不得
超過板材高度的1/3。第一層灌漿很重要,要鋪固下銅絲及板材所以應輕輕操作,防止猛灌和碰撞。一且發生板材外移錯動,應及時拆除重新安裝待第一層稍停1~2h,檢查板材無移動后,再進行第二層液漿,高度為10cm左右,即板材高度的1/2第三層撞漿液到低于板材上口5cm處,余量作為上層板材液50cm,每一層灌漿為15cm,留下5~10cm的余量作為上層石板液漿的接縫
(7)清理。第三層漿完畢,砂漿初凝后可清理石板上口余漿,并用棉絲擦干凈,隔天再清理有礙安裝上層板材的石膏和板材上口木楔,清理干凈后,可用上述程序安裝另一層石板,周而復始,依次進行安裝。
(8)嵌縫。全部安裝完畢、清除所有的石膏及余漿殘跡,然后用石板顏色相同的色漿嵌縫,邊嵌邊擦干凈,使顫色一致,縫隙
(9)拋光。磨光的大理石,表面在工廠已經進行拋光打蠟,但是由于施工過程中的污染,表面失去部分光澤。因此,安裝完后要進行擦拭與拋光、打蠟,并采取臨時措施保護棱角。